400-123-4567

金年会·APP(SPORTS)官方网站

金年会新闻资讯
党的十六大以来河南省对外开放工作回顾金年会首页发布日期:2024-08-02 18:55:11 浏览次数:

  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适应经济全球化和加入世贸组织的新形势,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和竞争,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优化资源配置,拓宽发展空间,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

  按照党的十六大要求,5年来,河南省的对外开放工作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在省对外开放工作领导小组的及时指导和部署安排下,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强力实施开放带动主战略,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主动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开放型经济实现了超常规、跨越式发展。全省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河南省对外开放进入了扩大规模,提高水平,快速发展的新阶段,开放型经济对全省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拉动作用明显增强,为推动和促进中原崛起提供了强大动力和重要保障。

  为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更好地抓住全球产业结构调整和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产业转移的有利时机,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2003年8月,河南省委、河南省人民政府召开了高规格的全省第四次对外开放工作会议,出台了《河南省委、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开放型经济的若干意见》,首次明确提出把开放带动作为加快河南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战略,把对外开放提到了前所未有的突出位置和战略高度,在我省掀起了强力实施开放带动主战略,努力扩大对外开放,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的高潮,对加快河南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产生了深远影响。

  为进一步推动开放带动主战略的实施,2005年7月,河南省委、河南省人民政府又专门召开了全省优化投资环境、打造诚信社会电视电话会议。省委书记徐光春提出了“开放度有多大,发展的空间就有多大”、 “大开放、大发展,不开放、不发展”的新论断,提出了“换脑子、挖根子、变法子、装轮子、闯路子”的对外开放“五子登科”新思路,要求全省上下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用观念政策上的突破,来求得工作实绩上的突破;用工作思路上的创新,来求得工作面貌上的创新;用思想认识上的飞跃,来求得发展速度上的飞跃。

  2006年5月,结合河南省开放型经济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情况,为进一步推动全省的对外开放工作,河南省委、河南省人民政府出台了《河南省加快实施开放带动主战略指导意见》,进一步明确了加快实施开放带动主战略的指导思想、总体要求、目标任务、工作重点以及保障措施。《指导意见》的出台对全省实施开放带动主战略,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进一步提高河南省全方位对外开放水平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为强力推动开放带动主战略各项政策措施和目标任务的落实,2003年12月,河南省委组织部和河南省对外开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联合制定了《关于发展开放型经济的考核办法》,将发展开放型经济列入干部政绩的考核内容,作为干部考评和使用的依据之一。自此开始,两个部门每年分两次对全省18个省辖市开放型经济目标完成情况进行考核督查,有力促进了各项政策的落实。目前,从省到省辖市、县(市)都围绕实施开放带动主战略,建立了对外开放“一把手”工程,实行了目标责任制,采取了多种措施,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我省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开放型经济对我省经济的拉动作用日益显现。

  近年来,河南省始终把扩大招商引资作为发展开放型经济的重中之重和实施开放带动主战略的突破口,利用外资的规模不断扩大,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2002年以来的5年间,全省累计批准外商投资企业2061家,实际利用外资52.8亿美元,占改革开放以来我省累计实际利用外资总和的52.1%。

  通过不断创新招商引资方式,拓宽了招商引资渠道。在招商引资工作中,在充分发挥政府推动作用的同时,更多地注重调动各类企业和中介组织的积极性,大力推行了委托招商、中介招商、网上招商、小分队招商、联谊招商、会展招商等市场化招商方式,建立了与国际接轨的招商引资机制,搭建了形式多样的招商引资平台和跟踪服务评价系统,拓宽了招商引资渠道,许多做法在全国都属首创并取得了明显成效。

  通过组织重大经贸活动,为扩大招商引资提供广阔舞台。近年来,我省已成功举办了四届中国河南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4次豫港投资贸易洽谈会以及拜祖大典、世界传统武术节和郑州商品交易会、豫商大会等一系列大型经贸活动,还多次赴美国、日本、韩国、欧洲、金年会app体育台湾、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举办了大型涉外经贸活动。特别是2007年4月份我省倾全省之力承办的第二届中国中部投资贸易博览会成果丰硕。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及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组团参会;到会108个国家和地区客商45991人,世界500强企业有315家到会,国内500强企业有303家到会,客商规模之大、范围之广、层次之高,在河南历史上绝无仅有。我省签订外资项目80个,合同外资81亿美元,签订内资项目66个,吸引资金1148亿元。签订出口合同6.35亿美元,内贸成交1.12亿元。本届博览会被誉为一次“盛况空前、亮点频出、精彩纷呈”和“令人震撼”的经贸盛会,成为河南省扩大对外开放,展示良好形象的重要平台。

  通过大规模利用外资,引进了一大批先进技术、关键设备和管理人才,加快了我省企业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突破了一批关键技术,促进了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平高集团与日本东芝公司合作,在国内率先开始了百万伏特高压隔离开关的研发,其设计生产能力和技术水平已跻身国际先进行列,2006年一举中标世界上首条百万伏特高压输变电线路。中信重机与德国西门子公司合作,建设了余热发电、活性石灰、大型矿山成套、水泥成套工艺控制试验平台,集中了西门子的自动控制、变频电气传动、网络控制等多项高端技术和高端产品,大大提高了装备和工艺系统的可靠性和技术附加值。金龙集团与德国科克斯等国外企业联合研发的精密铜管居世界领先地位,并牵头制定了我国精密铜管系列的技术标准,成为世界第一大精密铜管加工企业。中原内配与英国GKN集团合资后,先后完成技术攻关326项,新产品、新工艺改进267项,借助GKN公司的全球研发、技术、管理、市场等资源,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技术优势,产品80%出口欧洲市场。

  通过推动企业境外上市,拓宽了国际融资渠道。郑州永通特钢有限公司通过外资并购在香港实现上市后,又通过增发方式筹集资金收购印尼矿山,调整了产业结构;辉龙集团作为内地首家房地产概念股成功实现在新加坡主板上市,融资能力大幅增强;河南众品在美国纳斯达克成功上市,成为中国首家在美国上市的食品企业;栾川钼业2007年4月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一次募集资金81亿港元,一举跨入世界矿业30强行列。截至目前,我省已有16家企业通过多种方式实现境外上市,共募集资金147亿元。近期,科隆电器、建业地产、鑫苑地产等企业有望分别在新加坡、香港、美国等国家和地区实现境外上市。境外上市已成为河南利用国际资本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途径。

  通过引进战略投资者,实行强强联合,促进了企业规模扩张和管理水平的提升。永煤集团先后引进包括3个世界500强企业、6个国内500强企业在内的各类投资者70多个,合同利用外资115亿元,企业在实施强强联手合作中不断发展壮大。与2000年相比,煤炭产量由208万吨增加到1321万吨,年均增长36.1%;主营业务收入由4.9亿元增加到218亿元,年均增长88.4%;利润由亏损1.2亿元转为盈利20.3亿元,年均增加3.6亿元。宇通集团通过与世界著名客车企业德国MAN公司合作,提高了产品档次,实现了客车底盘的本地化生产;通过与美国IBM公司等合作,实施制造业信息化工程,实现了管理转型和流程再造,降低了生产成本,缩短了产品开发周期,主要经济指标连续多年保持增速在50%以上,主营业务收入突破百亿元大关,进入“最具全球竞争力中国公司50强”行列,成为亚洲规模最大、技术水平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客车生产企业。天瑞集团与世界500强企业美国KKR公司共同投资2.19亿美元,全面导入国际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管理制度,对所属水泥生产业务重新整合,形成了规范的母子公司管理体制,规范了股权结构和法人治理结构。2009年水泥生产能力将达到4500万吨,巩固全省第一、全国十强的行业地位。豫联集团引进香港东英集团12亿元资金,引进美国跨国公司近4亿美元资金,通过收购、兼并、合作等方式整合当地和省外的铝工业企业,打造完整的铝工业产业链,把原铝产能由25万吨扩大到100万吨,增加铝深加工能力90万吨,发电装机容量200万千瓦,迅速形成电、铝、铝深加工产业链,增强了核心竞争力,将力争跻身中国500强。漯河澳的利公司与世界500强韩国乐天集团实行战略重组,在国际饮料行业实行强强联合,充分发挥双方的资金优势金年会首页、技术优势和品牌优势、网络优势,加快规模发展,实施品牌扩张,实现第二次腾飞。外商独资的三门峡开曼铝业有限公司计划投资46亿元,一期已完成投资18亿元,并通过不断增资,将形成120万吨氧化铝的产能,成为国内最大的氧化铝生产基地之一。新加坡丰隆公司持有新飞电器90%的股份,新上200万台冰箱生产线,成为新飞历史上继建设无氟冰箱生产线之后的又一次跨越。

  利用境外资金的领域进一步扩展。目前,除国家明令禁止的领域外,我省所有投资领域已全面向境内外投资者开放,外商在我省的投资已扩展到机械、电子、化工、医药、冶金、农业、建材、食品、电力、交通、运输、房地产、通讯设施、商业、旅游等多种行业。通过外资嫁接改造,有力地促进了产业结构调整。近年来,我省紧密围绕六大支柱产业,积极引导外资通过并购、合作等多种形式嫁接改造我省现有企业,实现了产业结构的升级。我省利用外资投资建设、嫁接改造、境外上市的一批像安菲电子玻璃、新飞电器、漯河双汇、洛阳易初、郑州日产、中法供水、豫港龙泉铝业、卡博陶粒、平高东芝、许继日立、麦斯克电子、许昌龙正等大中型骨干企业,已成为我省工业企业的支柱和新的经济增长点。在服务业领域,家乐福、麦德龙、家世界、百思买等世界500强企业已在郑州市开设了百货商场或超市,沃尔玛已在郑州、洛阳、新乡等规划了分店,外资扩展市场的趋势日益加快。目前,我省已引进41家世界500强企业。

  通过持续不断地简政放权,在优化投资环境、提供优质高效服务方面走出了一条新路子。2003年,我省就已经取消了外商投资企业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批,对合同和章程实行备案;同时将省级商务部门投资总额1亿美元以下鼓励类、允许类项目、5000万美元以下限制类项目的审批权下放给各省辖市、省级以上开发区和对外开放重点县(市),将1000万美元以下项目的审批权下放给所有县(市、区)。2005年,我省又在全国率先推出了省一级的外商投资项目无偿代理制,得到了外商的广泛认可和社会各界的普遍欢迎,在全国也都引起了关注,各大媒体纷纷报道。2006年,省商务厅等6个部门又联合推出了投资便利化措施,进一步为外来投资者提供方便。2007年,省开放办、省商务厅又在努力探索进一步加快园区开放型经济发展和优化投资环境的政策措施,年内还将推出对全省利用外资重大项目实行全程服务的措施。

  通过不断开拓创新,我省招商引资和利用外资工作实现了历史性突破。2002年,全省实际利用外资为5.04亿美元,2004年达到10.07亿美元。2006年,全省合同利用外资达到33.68亿美元,同比增长43.21%;实际利用外资18.45亿美元,同比增长50.07%,累计实际利用外资突破100亿美元。2007年前七个月,我省新批外商投资企业221家,合同利用外资24.5亿美元,同比增长48.1%;实际利用外资16.8亿美元,同比增长59.3%。尤其可喜的是,2007年以来,我省利用外资重大项目明显增多,实际到位1000万美元以上的项目34个,实际利用外资金额8.5亿美元,同比增长102%,占全省实际利用外资额的50.59%。预计全年我省实际利用外资将达到30亿美元,同比增长60%以上。争取到2010年实际利用外资达到60亿美元。

  2002年以来,我省坚持优化出口商品结构,积极开拓国际市场,不断加大扶持力度,进出口贸易持续高速增长。2002年,全省进出口总额为32.0亿美元,其中出口21.2亿美元;2004年进出口总额达到了66.1亿美元,其中出口41.8亿美元;2006年,全省进出口总额达到104.8亿美元,其中出口67亿美元;2002年以来的5年间,我省累计完成进出口总额327亿美元,其中出口完成211亿美元,年均递增33.3%,大大高于全省GDP年均递增速度,位居中西部地区前列。2006年,外贸依存度达到6.7%,较2002年上升2.4个百分点。今年前7个月,全省外贸进出口继续保持快速增长,进出口总额达71.0亿美元,增长32.3%,其中出口46.4亿美元,增长27.1%,进口24.6亿美元,增长43.3%。预计全年进出口总额将达到130亿美元,同比增长25%。争取到2010年全省进出口达到300亿美元,外贸依存度达到10%以。

  解放思想,创造性开展外贸工作。我省率先在全国提出并组织实施了全民外经贸战略,在各省市之前放宽了企业获得进出口经营权登记条件,全省各类企业在核发营业执照或领取批准证书时,就直接获得了进出口经营权。目前。全省获得进出口经营权的内资企业达到1.42万家,居全国第6位,中西部地区首位,其中民营企业1.22万家,占获权企业总数的86%。2006年,全省民营企业出口增长61%,高于全省平均增幅30个百分点,出口增量占全省出口增量的58%,已成为我省最具活力的出口主体。

  积极实施并大力推进出口市场多元化战略。在巩固并向深度开发东南亚传统市场的同时,重点拓展欧美市场,积极开发了东欧、非洲、拉美等新兴市场。目前,我省已和世界上18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外贸关系。2006年,我省对中东地区出口5.53亿美元,增长90.7%,其中对海湾6国出口2.74亿美元,增长95.4%。在新兴市场中,对非洲出口4.28亿美元,增长30.0%;对俄罗斯出口1.45亿美元,增长56.2%。积极实施贸易方式多元化战略,2006年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达26.34亿美元,占全省进出口总额的比重达到25.1%,是2002年的3.6倍,2004年以来,我省加工贸易始终位居中西部首位,并跨入全国加工贸易前10位行列。对外承包工程带动出口1.9亿美元,增长54.1%。

  积极实施科技兴贸战略和机电产品出口推进计划,大力实施出口品牌战略。省商务厅等有关部门研究出台了《关于扶持出口品牌(名牌)发展的指导意见》,重点扩大比较优势产品、特色产品、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培育了一批在国际市场有竞争力的河南出口商品群。在2006年全省的出口商品中,工业制成品出口58.1亿美元,占全省出口总额的86.8%,是2002年的3.2倍;机电产品出口13.58亿美元,增长45.7%,占全省出口总额的20.3%,是2002年的3.7倍;高新技术产品出口15.34亿美元,增长58.3%,占全省出口总额的22.9%,是2002年的4倍。通过大力扶持重点出口企业和出口商品,一批新的超亿美元出口商品和超亿美元出口重点企业已成为我省外贸出口新的增长点,金龙精密铜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出口额从2002年的1284万美元迅速扩大到2006年的32826万美元,年均增长125%,已成为世界第一大制冷精密铜管制造企业;河南风神轮胎股份有限公司出口额从2002年的2542万美元增加到到2006年的24080万美元,年均增长75.4%。2006年,全省年出口超亿美元的企业已发展到9家,出口超亿美元的商品发展到14个。

  加强重点出口基地建设。充分依托产业和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加工贸易,延长增值链条,打造了一批产业链条完整、带动影响力强的产业集群,建成了一批特色明显、在全国有重要影响的出口基地。以郑州、洛阳、新乡为中心已形成制造业出口基地;以郑州、洛阳、焦作为中心铝产品深加工出口基地;以许昌为中心发制品加工出口基地;以漯河为中心食品出口基地。

  加大扶持力度,建立出口长效促进机制。我省充分利用中小企业开拓国际市场资金、外经贸发展促进资金金年会首页,出口退税机制、出口信用保险、进出口银行贷款、技改贴息资金、研发资金、兑现奖励资金等一系列政策和措施,形成了一套加快出口的长效促进机制。仅2006年,我省就争取到国家机电产品技改贴息和研发资助资金1408万元,高新技术技改贴息和研发资助资金1807万元,中小企业国际市场开拓资金省财政配套资金200万元;兑现2005年度外经贸发展促进资金4166万元,中小企业国际市场开拓资金2141万元,出口信用保险专项扶持资金950万元,外经贸奖励资金464万元。

  近年来,我省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积极开展对外工程承包和劳务合作,各项外经业务发展迅速。2002年以来的5年期间,全省对外承包工程及劳务合同完成总额19.0亿美元,外派劳务总数达到4.7万人次,设立境外直接投资企业99家,中方投资10962万美元。2006年,全省外经各项指标均达到历史最好水平,新签对外承包工程及劳务合同额8.8亿美元,完成营业额7.8亿美元,外派劳务2.5万人次,分别增长41.9%、56.0%和140%,均居中西部地区前列。新设立境外投资企业37家,中方投资4793万美元。涌现出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大型骨干外经企业,中原石油勘探局、中国河南国际合作集团公司已跻身世界跨国承包工程企业225强行列,成为我省开拓国际承包工程市场的主力军。一拖集团整合外部资源,先后在省外的衡阳以及境外的非洲等地投资建厂。思念集团2007年开始在香港设立销售分公司,产品大批量进入美国、加拿大、法国、意大利等国外市场,成为知名的国际食品品牌。2007年前7个,全省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同额完成6.8亿美元,完成营业额5.1亿美元,外派劳务18972人次,设立境外企业19家,中方协议投资7285万美元。预计全年全省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同额完成9.7亿美元,完成营业额9亿美元,直接外派劳务3万人次。争取到2010年对外承包工程及劳务合作完成营业额22亿美元,外派劳务达到7万人次。

  近年来,我省大力实施“东引西进”并适时地把工作重点由产品展销为主转为吸引资金、技术和人才,除组织企业积极参加国家和兄弟省、市、区举办的各类经贸活动外,我省还主动走出省门,先后在上海、广州、杭州、哈尔滨等地成功举办了经济技术合作项目洽谈会,积极承接东部发达地区产业、资本转移,进一步加强与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环渤海经济圈等地区的经济技术合作。省商务厅2003年底组建后,大规模组织引进省外资金工作,在全省建立了规范的统计系统和网络,对引资成果及时进行汇总评价。从2003年到2006年底的4年间,全省共引进省外资金2178亿元,引入了一批如中国铝业、国电集团、大唐公司、中钢集团、宝钢、邯钢、广州本田、广州立白、厦门宝龙集团、香江集团、北京汇源集团等国内大企业来我省投资。近年来,引进省外资金逐步扩展到浙江、广东、上海、山东、江苏、福建等沿海发达地区和中央企业,全省目前已基本形成以沿海地区和中央企业为主的内资引进格局。2006年,全省签订引进省外资金项目4415个,合同利用省外资金总额3413.8亿元,实际到位省对外资金1004亿元,增长99%,其中亿元以上项目324个,到位资金331.7亿元,占全省全年实际利用省外资金总额的33.1%。2007年前7个月,全省利用省外资金继续大幅增加,新签利用省外资金项目2569个,合同额2274.5亿元;实际到位资金899.6亿元,增长61.1%。争取到2010年引进省外资金达到2000亿元。

  2002年以来,我省积极扩大县域对外开放,努力构建多层次对外开放格局。2003年,省对外开放工作领导小组在全省认定了巩义、孟州等23个县(市)为首批省对外开放重点县(市),2004年增补新郑、偃师等12个县(市)为第二批对外开放重点县(市),2005年又确定西峡县、汤阴县等12个县为第三批省对外开放重点县(市),全省对外开放重点县(市)达到47个。2006年,全省47个对外开放重点县(市)出口完成14.9亿美元,增长29.2%;占全省出口总额的22.3%,新批外商投资企业134家,实际利用外资6.93亿美元,增长30.8%,占全省实际利用外资总额的38%。2007年又增加了中牟县等4个县(市)为重点县(市),并增加金水区为对外开放重点区试点。2007年前7个月,52个省对外开放重点县(市、区)出口完成13.0亿美元,增长19.0%,占全省出口总值的27.9%,比去年同期提高4.9个百分点;实际利用外资6.4亿美元,同比增长82.7%,高于全省平均增幅23.4个百分点,占全省的38.0%,比去年同期提高4.8个百分点。

  在加强对外开放重点县(市、区)的指导服务工作上,研究出台了《关于支持省对外开放重点县(市)发展的意见》和《关于进一步落实省对外开放重点县(市)支持措施的意见》,明确提出了计划直接上报,经费直接安排,项目直接申报,证照直接发放,政策直接享有,信息直接获得的“六个直接”扶持政策,从资金倾斜、审批程序、信息沟通、经贸活动联办、客户资源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通过每年召开县(市)对外开放经验交流会、对外开放重点县(市、区)片会和实地调研等形式,有力地推动了县域对外开放和开放型经济的发展。

  目前,县域已成为我省对外开放的中坚力量,涌现出一批出口和利用外资大县、强县。2003年,全省出口额超过5000万美元的重点县(市)只有2个,2004年达到6个,2006年增加到9个;其中出口额超亿美元的重点县(市)2003年尚没有1个,2004年就增加2个,2006年又发展到4个。许昌县、巩义市、孟州市、伊川县等4个重点县(市)的出口已超过了部分省辖市。巩义市2006年的出口额比2003年增加了5.8倍,达到1.4亿美元。2003年,实际利用外资超过1000万美元的重点县(市)仅有5个,2004年就增加到9个,2006年达到22个,占重点县(市)的45.8%。对外开放重点县(市、区)通过实施开放带动主战略,依托扶持政策,积极扩大对外开放,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县域经济实力明显增强。

  近年来,紧紧围绕狠抓外商投诉处理工作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始终把优化投资环境,特别是优化投资软环境作为加快对外开放和促进开放型经济发展的基础性工作来抓。组织开展了几次大规模的投资环境问卷调查、投资环境整治和评价活动,并从治理企业经营环境、加强外商投诉处理工作、加大外商投诉案件查处力度等方面,先后出台了《河南省外商投诉处理办法》、《河南省损害经济发展环境责任追究办法》等一系列文件和规定。组织召开了全省优化投资环境、打造诚信社会电视电话会议,对典型案件在媒体上公开曝光,充分体现了全省上下抓投资环境,维护外来投资者权益的决心。建立完善了领导包案制、外商投诉案件处理分级负责制和责任追究制、“零投诉”责任制和限期解决重大久拖不决案件责任制等制度,加大了外商投诉案件协调处理力度,坚决查处“四乱”和损害河南投资环境、河南外部形象的人和事。通过《情况通报》形式,及时向省领导和各省辖市党委、政府通报全省各地外商投诉案件处理情况。采取下发督查通知、案情专报等形式对重点案件加大督办力度。2006年全省新发生的外商投诉案件大幅下降,开放型经济发展的环境明显好转。